近年来,随着宠物狗的普及,养狗不拴绳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。为了规范养狗行为,维护公共安全,2021 年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对养狗不拴绳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。本文将深入解读新民法典的相关条文,帮助大家了解养狗不拴绳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。
一、法律依据:新民法典明确规定养狗责任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: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,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;但是,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,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规定:违反管理,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,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;但是,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,可以减轻责任。
以上两条规定明确指出,养狗人或管理人未对宠物狗采取安全措施,导致他人受到损害的,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。这其中,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就包括但不限于没有拴绳,使宠物狗处于不受控制状态。
二、法律责任:不拴绳带来的严重后果
养狗不拴绳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人身伤害:宠物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,不拴绳导致宠物狗攻击他人,造成人身伤害,养狗人或管理人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
财产损失:宠物狗可能咬伤他人衣物、损坏他人财产,例如咬破衣服、鞋子,或者破坏花草、家具等。养狗人或管理人同样需要承担赔偿责任。
法律责任:根据情节严重程度,养狗人或管理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,甚至刑事处罚。
三、法律提醒:文明养犬,维护公共安全
为了避免上述法律风险,保障公共安全,养狗人或管理人需要积极履行以下义务:
牵绳出门:无论在何种公共场所,都要为宠物狗牵绳,防止其伤人或造成其他损害。
文明养犬: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注意控制宠物狗的活动范围,避免扰民和对他人造成安全隐患。
及时处理:如果宠物狗造成他人损害,养狗人或管理人要积极承担责任,妥善处理相关事宜。
新民法典对养狗不拴绳的规定,体现了我国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重视。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相关法律,做到文明养犬,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。